黃花敗醬,多年生草本。根莖粗壯,斜生,有多條繩狀根。根出葉叢生,有長柄,葉片卵狀披針形,先端尖,基部下延。莖生葉對生,葉片通常羽狀全裂,頂裂片較大,被針形。復傘房花序頂生,花黃色。瘦果,橢圓形,具三棱,不開裂?;ü?—9月
人們特別愛吃敗醬的嫩葉,不論是用蒜蓉炒還是加入小腸湯中,味道都極好。春夏時節(jié),將采摘來的嫩葉洗凈入鍋汆燙,擠干水份,用刀切碎,拍兩顆蒜,加足量的油,下鍋爆炒,一道蒜蓉敗醬草就做成了?;蛘卟磺兴橹苯蛹尤胄∧c湯中,湯中雖多了一絲苦味,但風味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由于敗醬嫩葉是有時令的,閩東人也常采摘敗醬嫩葉,汆燙后曬干。等到想吃的時候,用冷水浸泡幾小時,再入鍋用開水煮軟,后面的做法和鮮敗醬嫩葉的做法一致。最神奇的是,敗醬草干的風味絲毫不遜色于鮮敗醬草。
古代本草繪譜中所謂多為黃花敗醬。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“敗醬,南人采嫩者,暴蒸做菜食,味微苦而又有陳醬氣,故又名苦菜”。
主要價值
1.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黃花敗醬口服液、黃花敗醬沖劑、白花敗醬沖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.白花敗醬的水煎液在雞胚內對流感病毒無明顯抑毒效果, 但其提取物則有明顯的抑毒效果.敗醬浸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、類白喉桿菌有輕度抑制作用;對溶血性鏈球菌、白喉桿菌、肺炎球菌、炭疽桿菌和破傷風桿菌無作用.
2. 鎮(zhèn)靜作用 黃花敗醬有鎮(zhèn)靜作用, 其中所含皂甙為其有效成分.黃花敗醬的乙醇浸膏或揮發(fā)油口服, 對小鼠有明顯的鎮(zhèn)靜作用, 且能增強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.異葉敗醬和糙葉敗醬揮發(fā)油給小鼠灌胃, 均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, 前者鎮(zhèn)靜作用同黃花敗醬, 后者的鎮(zhèn)靜作用則弱于黃花敗醬揮發(fā)油.在揮發(fā)油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敗醬烯和異敗醬烯, 蒸去揮發(fā)油的藥渣醇浸膏和總皂甙都無鎮(zhèn)靜作用.敗醬的鎮(zhèn)靜作用比同屬植物纈草強一倍以上.
3. 保肝利膽作用 敗醬有抗肝炎病毒、使肝細胞炎癥消退和毛細膽管疏通作用.有促進肝細胞再生, 防止肝細胞變性, 改善肝功能作用.
4. 其他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: 異葉敗醬與糙葉敗醬對癌細胞有強烈的抗癌作用.異葉與糙葉敗醬水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, 對腹水型 S180 瘤細胞有直接殺傷作用.